【奋斗数学人】转专业“大神”成长记:日积跬步 厚积薄发

——记마카오 슬롯 머신 잭팟2018-2019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韩金亮

发布者:마카오 슬롯 머신 잭팟发布时间:2019-11-28浏览次数:1495

   

    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年国家级奖学金,3项软件著作权,4篇核心期刊正刊文章,17项省部级以上科技类竞赛奖,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5项,代表性的有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二等奖等。他就是同学们口中的“韩神”——韩金亮。

奋斗终有获,厚积薄发

“韩神”为何如此之“神”?是天赋异禀吗?其实不然。韩金亮反复说道:“我并不比别人聪明,甚至比一般人还要笨。”

自学是韩金亮学习的一大制胜法宝。对于专业课的学习,通常他会提前一到两个学期自学对应的课程,做到整体把握学习课程。这样当学习课程时不仅心中有数,还留出了空闲时间继续向下预习。同时,韩金亮还自学了许多建模知识。韩金亮第一次参加建模比赛是由矿大数模协会主办的数学建模挑战赛。没有电脑,韩金亮就手写论文最后整合;不会建模,他先是翻阅优秀建模论文学习论文格式和建模技巧,然后把不懂或者没接触过的知识记录在本子上,最后逐一深入学习并总结经验。尽管第一次参赛并未获奖,但是韩金亮认为了解和学习建模知识的过程比奖项本身更重要。他总是愿意做出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然后坦然面对最后的结果。经过多次建模比赛的历练之后,韩金亮的知识面不断扩大、建模水平不断提高。获奖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现在,韩金亮作为中国矿业大学大创中心无人车实验室负责人和数模备赛组的核心教练,在课余时间为矿大青年讲授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指导新生进行科研竞赛实践。短短一年时间实验室与备赛组的学员累计获得60余项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25人立项国家级大创项目、32人立项省级大创项目、10人录用或发表学术论文、5人持有专利或著作权。

厚积方能薄发,厚积必然薄发。从高考压线生逆袭为大学尖子生,从建模小白成长到建模老师,韩金亮始终保持着谦逊之心,“stay hungrystay foolish”,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库。

回忆过往事,勇于选择

韩金亮是大二从化工学院转到마카오 슬롯 머신 잭팟的。然而做出这个选择并不容易。韩金亮仿佛置身与一个天平,一边是原专业老师的建议、工科和理科学科体系迥异等问题,一边是自己对数学深深的热爱和向往,两边难分轻重。在纠结中他错过了正常转专业的时机。然而经历了一个月的艰难抉择后,他敢于追求自己内心的热爱,不顾一切结果选择来到마카오 슬롯 머신 잭팟。韩金亮坦言:“这个过程很痛苦,我要考虑补课的问题。要不要降级?不降怕跟不上,降级怕耽误时间。”最终,他还是勇于选择降级进入了마카오 슬롯 머신 잭팟。

对学习方法,韩金亮敢于选择“柔性”的时间管理方法。所谓“柔性”,即不做一成不变的日程安排,而是做一个概括的没有具体时间规定的安排,根据需求随时调整。韩金亮总结道,“柔性的时间安排让我的思想是放松的,但是行动上确是有方向的。”我们常常在网络上看到晒出的“学霸日程表”,每天的每分每秒都详细的打算。然而,面对未知的生活,我们没有办法把所有的事情准确规划。并且,紧张的时间安排固然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但是同样也加大了生活的压力。同时,韩金亮特别提到他从不熬夜。“我每天11点左右就睡觉了,每天一定要睡够8个小时,不然我无法保证自己能够有充足的精力应对明天的学习。”不熬夜,不加班,拼的是效率。这自然也有“柔性”时间管理法的功劳。

生活中有大大小小的众多选择,而敢于遵从本心,做出自己的选择是韩金亮的又一大法宝。路是自己踩出来的。不论前方路况如何,韩金亮始终秉持初心,大胆选择并为之奋斗。

心怀着感恩,未来可期

“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韩金亮如此说道。但是幸运不是从天而降,而是靠个人不懈的努力与准备。韩金亮回忆,第一次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经历是很坎坷的,但是凭借努力和“运气”,项目不仅提前结题还获得了“优秀”等级。

他起初对课题并没有思路,于是他转向마카오 슬롯 머신 잭팟、信控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研究算法的老师请求指点。韩金亮说道,“我特别感谢邵虎老师,他对我的思想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回忆起那时的困难,他依然历历在目。课题分两种,自己想或者和老师一起做。由于韩金亮的项目没有指导老师,所以题目只能靠自己想。于是,韩金亮把几位老师的见解进行梳理,经过一个月的苦思冥想,构思出了自己独创的题目——《 基于ROS机器人平台与MATLAB智能算法下的医疗服务控制及数据挖掘机器人》。确认课题之后就是立项,面对项目等级的选择,韩金亮毅然选择了国家级。他解释道:“大学就这四年,我既然要做项目,那就要做最好的。”然而,国家级项目的审批通过率是极低的。韩金亮在没有指导老师下,只身和团队准备答辩。风险虽大,最终是有惊无险申报成功了。紧接着韩金亮和他的团队开始思考如何编出这套算法,他们利用假期的时间,从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学习如何改进算法。“当时也正值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培训期,有一次培训赛时我们拿到了一个神经网络,正好可以对离散型的问题进行识别,我立刻联想到把它改进一下说不定就能用于我们的算法设计,如果成功,我们的项目就做完了一半,结果是可以的。”另一半是如何实现这套算法,他自知不擅长硬件开发,于是转向了软件,“因为我做数模要用MATLAB,而它正好可以用。”经过一个月的开发,他和团队顺利地完成了这套软件。大创成果不仅有翔实可靠的理论支撑,还有应用性强的现实产物,最终成果为“优秀”就不足为奇了。

从选题到项目申报审批到算法的突破、软件的设计,都有运气的成分。但运气的背后,是韩金亮知识和能力的厚积薄发。一路走来,韩金亮始终心怀感恩。没有因为已有的成果沾沾自喜,而是感谢生命中的“运气”,靠踏实的付出继续拼搏着。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未来,韩金亮没有过高的预期,他希望自己通过扎实的努力,在学术的道路上可以愈行愈远。


作者:赵明宇 张泽正